2010年2月16日,西北沙漠的寒风裹挟着砂砾拍打着监狱的铁窗。王强蜷缩在简陋的床铺角落,听着远处传来梭梭树苗被风沙折断的脆响,喉咙里泛起一阵苦涩。自从被送来沙漠改造,他的指甲缝里永远嵌着洗不净的沙粒,手掌上的老茧叠着新伤。
"洪武,你听说了吗?"隔壁床铺传来狱友颤抖的声音,"港城的刘豪哥和海哥,现在都是百亿富豪了!"
周洪武猛地从床上坐起,铁链哗啦作响。这个曾经在常德呼风唤雨的黑恶头目,此刻眼底布满血丝:"放屁!他们能有今天?"
"是真的!"另一个犯人凑过来,压低声音,"狱警私下说的,人家一年前就洗白了,开的贸易公司专做有机蔬菜,资产三百多亿港币!"
监室陷入死寂。王强盯着斑驳的水泥墙,想起半年前在常德街头耀武扬威的日子。那时他开着改装跑车横冲首撞,吃一顿饭花的钱够普通人一年的收入。而现在,他每天在沙漠里种树,稍有懈怠就只能啃冷硬的窝头。
傍晚收工时,狱警张磊踢了踢王强的脚:"磨磨蹭蹭干什么?今天你负责给新到的树苗浇水。"
王强抱着塑料桶走向蓄水池,突然鼓起勇气问道:"磊哥,刘豪哥和海哥的事是真的?他们真的被沈老板帮着洗白了?"
张磊往地上啐了口唾沫,眼神复杂:"人家那是真心悔改。听说刘豪哥现在见了流浪汉都要给碗热汤,海哥还资助贫困学生念书。"他凑近压低声音,"你们知道吗?星宁集团给我们狱警开的待遇,比外面公务员都高。我现在月入两万,年终奖能拿半年工资,住的宿舍是两室一厅,水电全免。"
王强的手不受控制地发抖,塑料桶里的水泼出来溅湿裤脚。他想起在常德时,为了抢地盘打断过多少人的腿,逼得多少商户倾家荡产。而现在,那些曾经被他欺压的人,或许正在星宁商场里悠闲购物,孩子在崭新的学校读书。
深夜,周洪武突然用头撞墙,铁链声在寂静的监区格外刺耳:"我他妈错了!早知道跟着沈老板干正经生意......"他的呜咽声被风声吞没,却惊醒了整个监室。
第二天清晨,王强主动找到狱警申请调去技术组。当他第一次摸到智能滴灌设备的控制面板时,掌心的伤疤突然发痒——那是三年前为周洪武挡刀留下的。"这设备能根据土壤湿度自动浇水,"技术员演示着,"学会了就能当组长,工资翻倍。"
三个月后的表彰大会上,王强和周洪武站在领奖台上。他们培育的梭梭树苗成活率达到85%,获得了"改造标兵"称号。当狱长宣布每人奖励6000元时,周洪武颤抖着接过证书,上面印着星宁生态改造基金会的烫金LOGO。
当天夜里,狱警送来一台平板电脑,屏幕上播放着刘豪哥接受采访的视频。画面里,曾经的社团大佬穿着笔挺西装,身后是现代化的有机蔬菜大棚:"我要感谢沈浩然先生,是他教会我,真正的威风不是让人怕,而是让人敬......"
王强看着视频里刘豪哥身后忙碌的工人,他们戴着统一的星宁工牌,脸上洋溢着笑容。他突然想起在常德街头,自己带人砸店时,那些店主绝望的眼神。泪水不受控制地滚落,滴在平板电脑的"星宁集团人才招募计划"界面上。
半年后,王强凭借出色的技术表现提前获得减刑机会。出狱那天,他婉拒了家人接他回老家的请求,转身走向星宁集团的治沙基地招聘处。负责人看着他的简历,笑着说:"沈总交代过,只要真心改过,这里永远有机会。"
而在千里之外的常德,星宁商场开业典礼上,沈浩然望着台下熙熙攘攘的人群,手机突然震动。是监狱长发来的照片——周洪武正在给新入狱的犯人讲课,黑板上写着"商道即人道"五个大字。
夜色降临时,沈浩然站在商场顶层,看着霓虹灯下的城市。他知道,在沙漠的某个角落,曾经的黑恶分子正在种下希望的树苗。而那些铁窗内外的命运对照,终将成为这座城市蜕变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