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手记
古代言情
首页 > 古代言情 > 岐黄手记
作者:
短耳的兔子
主角:
苏怀瑾
作者:
短耳的兔子
主角:
苏怀瑾
更新至:
第292章 大补阴丸降相火旺
1次阅读 0累计人气值 130.44万字
1. 女主苏怀瑾出身江南杏林世家,祖父是省级名中医 2. 遵循"古方今用"原则,所有诊疗案例均有现实医案支撑 3. 每章融入《黄帝内经》原文及《本草纲目》药物解析 4. 重点刻画四诊合参、辨证论治的中医思维过程
1次阅读 0累计人气值 130.44万字
简介
医术 医生
1. 女主苏怀瑾出身江南杏林世家,祖父是省级名中医 2. 遵循"古方今用"原则,所有诊疗案例均有现实医案支撑 3. 每章融入《黄帝内经》原文及《本草纲目》药物解析 4. 重点刻画四诊合参、辨证论治的中医思维过程 ...

第1章浮脉现表证惊变

浮脉现表证惊变

河坊街早市的吆喝声刚在晨雾中散开,仁济堂斑驳的木门"吱呀"推开半扇。苏怀瑾正用软布擦拭祖父留下的紫檀脉枕,忽闻青石板上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混着吴侬软语的惊呼撞进诊室:"苏先生救命!小囡喉咙像塞了棉絮!"

穿水青色旗袍的张玉兰踉跄着撞开雕花木门,怀中五岁男童小脸涨成青紫色,脖颈处荨麻疹连成绛红的云。护士陈阿姐倒吸冷气:"哎哟喂,这是喘得三凹征都出来了。"

"昨天在西医馆挂了水,说是过敏性哮喘。"掏出手机,屏幕上显示着儿童医院的电子处方,"孟鲁司特钠吃了三天,社区郎中还配了小青龙汤,夜里还是发得厉害。"

晨光透过雕花窗棂,在苏怀瑾的白大褂上投下细碎的光斑。他掀开白瓷药罐,指尖掠过麻黄、杏仁时,忽然想起祖父常说的"哮病虽发于肺,根却在脾肾"。

晨光穿过雕花窗棂,在药柜上投下铜钱大的光斑。苏怀瑾三指刚搭上小波腕间,指尖便触到桡动脉如擂鼓般跃动:"脉浮数而滑,倒像是沸水顶着壶盖。"她掀开孩子衣襟,只见肋间肌随喘息剧烈起伏,忙托起下颌查看:"舌红苔薄黄,掌心烫得能孵鸡蛋——最近可是沾了发物?"

穿水青色旗袍的急得跺脚:"上礼拜外感初愈,他阿婆偏要炖黄鱼粥补身子。"忽然想起什么似的拍大腿,"对了!前日在断桥边被毒蚊子叮了满身包,当时就挠得血糊糊的。"

十二味药柜的铜环叮当作响。苏怀瑾取出乌梅、防风、五味子时,青瓷药秤突然悬在半空:"社区配的小青龙汤,麻黄用了三钱?"

雕花木门"吱呀"推开条缝,早市的叫卖声混着槐花香涌进诊室。她望着玻璃药瓶折射出的七彩光晕,忽然记起祖父临终前攥着她的手说:"治哮要分寒热,更要辨虚实,切不可见痰就用麻黄。"

"麻黄六钱..."张玉兰话音未落,榻上的孩童突然剧烈抽搐,小脸憋得青紫如茄,指甲盖泛起诡异的青紫色。

"简首胡闹!"苏怀瑾猛地合上处方笺,羊脂玉镇纸"啪"地砸在紫檀案几上,惊得窗棂纸簌簌作响。她葱白似的手指戳向药方,腕间银镯叮当:"《伤寒论》明言'汗家不可发汗',这孩子舌质绛红、脉数如弹石,分明是阳亢体质..."

话未说完,榻上的咳嗽声突然转急,带着金属般的脆响。苏怀瑾眉峰骤蹙,转身抓住正抖如筛糠的陈姐:"快取五钱凌霄花,用竹沥水武火急煎!"她指尖划过袖中银针,衣摆带起的风里浮动着若有似无的龙涎香,"再去后厨取三枚咸鸭蛋清,我要给孩子开天门穴!"

诊室里浮起凌霄花特有的清甜,苏怀瑾握着青花瓷药碾子的手微微发颤。碾碎的鹅黄花瓣在石臼里泛着珍珠光泽,她忽然按住张玉兰正在拍背的手,指尖沾着细碎的药粉:"《本草纲目》里说凌霄花能治风痒,配蝉蜕解表透疹最是相宜。"

"苏医生你可真神了!"张玉兰袖口滑落时带出一串翡翠镯子的脆响,露出的手腕上青筋微凸,"这半个月总梦见我那过世十年的老爹,夜里惊醒时浑身冷汗......"她忽然抓住苏怀瑾的手腕往自己脉门上按,"您给我瞧瞧,莫不是冲撞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

指尖触及脉搏的刹那,苏怀瑾瞳孔骤缩。看似浮滑的脉象下,暗藏着游丝般的结脉,仿佛古琴弦突然绷断前的呜咽。

"先保孩子!"她猛地抽回手,抓过青瓷药包塞进陈阿姐手里,"过敏煎加三钱凌霄花,武火三沸即止。"素白手腕翻转间,狼毫笔在桑皮纸上簌簌游走,"三剂后换玉屏风散,生黄芪须用锡林郭勒盟头茬。"

廊下煎药的陶罐咕嘟作响,药香裹着暮春的风浮动。苏怀瑾将药方吹干时,指甲在"防风"二字上重重一按,朱砂色蔻丹在泛黄的纸页上洇开小小血点。

窗外忽然传来救护车鸣笛。诊室木门突然被撞开,隔壁养生馆的王老板探进头来,脑门沁着汗珠:"苏大夫!出大事了!胡庆余堂有个台商喝了壮阳酒突然晕厥,现在正送急诊!"

药柜前抓药的张玉兰猛地转身,手中的陈皮簌簌落地。她踉跄着扑过来,指甲几乎掐进苏怀瑾皮肉:"我家那口子最近总说腰膝酸软,还偷偷买了鹿茸胶囊......"话音未落,躺在诊床上的男孩小波突然剧烈咳嗽,哇地吐出一口黏稠黄痰,原本紫绀的小脸瞬间泛起血色。

窗外救护车的鸣笛声由远及近,苏怀瑾盯着青瓷痰盂里的分泌物,指尖无意识着案头那方羊脂玉镇纸。诊室里药香袅袅,三个人的呼吸声在寂静中此起彼伏。

"孩子暂时稳住了。"她葱白似的手指搭在少年腕间,感受着脉象渐趋平缓,"但大姐您这脉象..."沾着茶水在檀木诊台上画了道起伏的曲线,"王叔和《脉经》里讲'结脉往来缓,时一止复来',您最好去做个动态心电图。

药柜突然发出"咔嗒"轻响。第三层暗格不知何时错开条缝,露出半截泛黄的手稿——正是苏家祖传的《瘟疫论》残卷。

最新章节
作品目录
错乱章节催更
没有了
1-100章
继续阅读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