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数字浪潮下的攻守博弈
2018年1月3日清晨,阿深公寓的阳光透过书房百叶窗,在童保林摊开的平板电脑上投下斑驳光影。他滑动着后台数据,358.9万粉丝的数字在屏幕上跳动,与妹妹童舒闲鱼店铺88万粉丝的页面交替闪现。茶几上冷掉的咖啡旁,摊着《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的翻旧书页,泛黄的纸页间夹着用便签标注的商业策略。
"哥!这个月利润又破4万了!"童舒风风火火撞开书房门,马尾辫随着动作晃出残影。她将手机往桌上一放,闲鱼后台的收益曲线呈漂亮的上扬趋势。童保林嘴角微扬,指尖在键盘上飞速敲击,将跨境电商平台新季度的运营方案发送给合作商。
然而平静的表面下暗潮涌动。三天前,同城某电商公司突然以低于成本价30%的价格抛售同类商品,企图挤压他们的市场份额。童保林转动着钢笔,脑海中快速推演三十六计——"金蝉脱壳"的计策渐渐成型。他调出仓库数据,将部分热销商品转移至虚拟仓,同时在社交媒体发布"限量秒杀即将下架"的消息,制造稀缺效应。
当竞争对手加大促销力度时,童保林却通过AI算法精准投放广告,将库存商品定向推送给高消费潜力客户。与此同时,妹妹童舒在闲鱼发起"以旧换新"活动,用二手商品引流,反向带动主店销量。短短一周,对手因资金链断裂被迫关停,而他们的跨境电商平台账户余额却悄然增加了200万。
深夜,童保林站在阳台上望着城市灯火,手机屏幕亮起父亲周建华发来的消息:"干得漂亮,明天来公司聊聊建筑电商化。"他回复完信息,转身看见妹妹正趴在书房桌上整理选品清单,台灯将她的影子拉得很长。这座90平的公寓里,藏着比想象中更辽阔的商业版图。
第二章 餐桌上的细碎日常
难得的平静日子里,晨光透过阿深公寓的窗户洒进厨房。童保林系着藏青色围裙,熟练地颠着炒锅,油花在锅内迸溅,香气西溢。他特意做了妹妹爱吃的糖醋排骨和酸辣土豆丝,还熬了一锅银耳羹。
"哥!这香味馋死我啦!"童舒蹦跳着走进厨房,伸手就要去捏盘子里的排骨,却被童保林轻轻拍开手,"洗手去,马上开饭。"
两人围坐在餐桌前,瓷碗碰撞发出清脆声响。童舒边吃边絮絮叨叨说着闲鱼上遇到的有趣买家,忽然话锋一转:"对了哥,妈今天跟我说,小姑家的张艺表妹最近花钱太厉害。"
童保林夹菜的动作顿了顿,他知道表妹张艺。同为00后,张艺比童舒小两个月,在师范大学读书,因为父亲张勇入狱,一首由小姑童春燕独自抚养。"妈说什么了?"他抬眼问道。
"妈说张艺表妹每个月生活费都不够花,买名牌包包、化妆品,还经常和同学出去聚餐。小姑一个人经营汉堡店也不容易,负担有点重。"童舒皱着眉头,语气里满是担忧,"要不我们帮帮表妹?"
童保林沉思片刻,缓缓摇头:"帮得了一时,帮不了一世。张艺己经成年,该学会为自己的生活负责。不过,我们可以找机会和她聊聊。"
窗外的阳光渐渐西斜,餐桌上的饭菜也见了底。童保林收拾着碗筷,脑海中浮现出张艺张扬的模样。他想起自己和妹妹创业初期的艰辛,那时每一分钱都要精打细算,才换来如今的成绩。或许,该找个机会让张艺明白,父母的辛苦和生活的不易。
夜色渐浓,阿深公寓的灯光亮起。童保林打开电脑,继续研究新的商业计划,童舒则窝在沙发上回复客户消息。平静的日子里,新的故事,似乎又在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