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氏风云五万亿帝国的好姐妹掌舵
沈氏风云五万亿帝国的好姐妹掌舵
当前位置:首页 > > 沈氏风云五万亿帝国的好姐妹掌舵 > 第72章 赤子丹心铸家国

第72章 赤子丹心铸家国

加入书架
书名:
沈氏风云五万亿帝国的好姐妹掌舵
作者:
穿越神探夏洛克
本章字数:
2988
更新时间:
2025-05-05

1978年2月10日,京城元帅府的书房内,檀木炭盆烧得正旺,将青砖墙上悬挂的军功章映得熠熠生辉。沈知意褪去貂绒披肩,从皮质文件夹中取出一沓烫金文件,放在堂大伯面前的酸枝木桌上。窗外的细雪簌簌落下,却掩不住屋内凝重的气氛。

"大伯,这是汽车合资企业管理权移交协议。"她的指尖轻轻拂过文件封皮,"星宁集团与港城、海外资本组建的汽车联合体,即日起将运营决策权、人事任免权,全部移交政府与您牵头的工业委员会。"

堂大伯握着旱烟杆的手微微颤抖,烟锅里的火星明明灭灭:"知意,你这是何苦?这些年你在商海摸爬滚打,好不容易攒下的产业......"

"大伯还记得1937年的淞沪会战吗?"沈知意的目光望向窗外,思绪飘回了战火纷飞的年代,"父亲带着沈家商号,将一船船医药、粮食偷运过日军封锁线。母亲在后方组织妇女缝制棉衣,最后连陪嫁的翡翠镯子都当了买绷带。"她声音哽咽,从怀中掏出一张泛黄的老照片,照片里年轻的父母站在装满物资的卡车旁,眼神坚定,"他们用生命践行着一句话——家国大义,重于泰山。"

堂大伯摘下老花镜,擦拭着眼角:"那年我在前线,收到沈家支援的物资,战士们都说,背后有这样的百姓,这场仗输不了。"

沈知意将捐赠协议推上前:"如今太平盛世,经济建设就是新的战场。汽车产业是工业的脊梁,掌握在国家手中才能走得长远。沈氏集团愿意做铺路石,将核心技术、管理经验毫无保留地留下。"她调出全息投影,展示着汽车产业的未来规划:"我们己经在德国、日本设立研发中心,这些机构的成果将同步输送回国。"

消息传出,举国震动。港城的李嘉诚在电话中劝道:"沈小姐,管理权意味着每年数十亿的利润,你真要拱手相让?"沈知意望着窗外飘扬的五星红旗,语气坚定:"利润可以再赚,民族工业的自主权失而复得太难。"

在人民大会堂的特别会议上,沈知意面对满堂领导,展开了详细的交接方案:"第一,组建由政府官员、军工专家、企业代表构成的联席管理委员会;第二,沈氏集团将派驻百名技术骨干,用三年时间完成本土团队的培养;第三,所有合资企业的财务、技术数据,全部对国家审计部门公开。"

台下一位老领导红着眼眶提问:"小沈,你图什么?"

"图一个'信'字。"沈知意挺首脊背,"沈氏祖辈从北宋开始经商,历经朝代更迭,始终铭记——商人之富,取之有道;商人之责,利国为民。"她展示着沈家祖宅的家训视频,画面中,"苟利国家生死以"的鎏金大字在岁月中依然夺目。

这场史无前例的捐赠行动,在国内外引发强烈反响。A国媒体酸溜溜地评论:"沈知意这是将商业帝国拱手送给政府,违背市场经济规律。"而国内的工人、农民自发组织起声援队伍,在星宁集团驻京办事处前,老人们颤巍巍地送来锦旗,上面绣着"丹心报国"西个大字。

在汽车城的交接仪式上,阿虎带着工人们列队敬礼。他攥着崭新的员工手册,声音洪亮:"沈总放心!我们一定把汽车造得比洋货更好!"沈知意将刻有"中国制造"的鎏金钥匙交给堂大伯,转身时,工人群中突然爆发出整齐的呼喊:"沈总!沈总!"

深夜,沈知意站在天安门广场。华灯初上,毛主席纪念堂庄严肃穆,人民英雄纪念碑在月光下巍峨耸立。老式电报机传来沈宁的加密电报:"大姐,全球资本市场因管理权移交震荡,星宁股价却逆势上涨17%,投资者留言说'相信沈氏的眼光'。"

她对着无线电轻声回应:"告诉他们,沈氏的眼光,永远和国家站在一起。"寒风吹过,胸前的翡翠吊坠微微晃动,仿佛在诉说着沈家三代人不变的家国情怀。而这场震动世界的捐赠,不仅重塑了中国汽车工业的格局,更在商界树立起一座精神丰碑——真正的商业传奇,从来不是财富的堆砌,而是赤子丹心的传承。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