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一百年前,他做出了非凡的事情。”
“《问询华夏》第三期风险很大,如果播出效果不好,这档节目就完了。”
听了万副台长的话,李导震惊地看向鲁绍国。
鲁绍国点头。
他叹了口气。
将手上的资料扔在桌上。
“你们看看,这是我们统计的观众最想看到的历史人物人选。”
李导接过资料。
第一位是唐太宗李世民。
接着是汉武帝。
还有曹操、李白等等。
排名前十的都是历朝历代的帝王或诸侯。
李导倒吸一口凉气。
鲁绍国看着他:“知道我们现在承担多大的风险了吧?”
“我们是对话古今,而不是只与帝王对话。”
“可是晏耿前两期表现太好,在观众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站起来,咬紧牙关:“所以我们必须打破这种印象。”
“最坏的结果就是观众不接受,整档节目遭到批判。”
李导等了两分钟没有听到后续,忍不住问。
“那好的结果呢?”
想起他说的:
“一百年前,我们备受嘲讽。”
“但一百年后。”
“华夏大门敞开,烟花绚烂,西方来贺。”
鲁绍国嘴角微微上扬:“好的结果是,晏耿赢了这场赌注。”
“观众会见证东方睡狮觉醒这一百年的巨大变化!”
“他们会为自己是华夏人而自豪!”
“他们会为自己生长在这片土地上而骄傲。”
李导看着鲁绍国的笑容,全身仿佛过电般颤抖了一下。
……
第二天中午!
《永乐大典》的挖掘现场己经吸引了全世界专家的目光。 国内最顶尖的考古队伍,加上华夏文化研究会几乎所有专家,都坚守在永和宫大门前,寸步不离。
只等着评估结果公布的一刻。
永和宫下的《永乐大典》就要重见天日了!
与此同时,在中央电视台的首播间里,
大批观众己经在为晏耿和他的《探寻华夏》节目组点赞叫好。
“我己经跟老板请假了,今晚说什么也要陪我男朋友看这档节目,否则我担心要被甩了!哈哈!”
“晏耿,我的男神!”
“今晚的嘉宾会是哪位?会不会是唐太宗?”
“根据我昨晚看星相的推测,今天的访谈对象多半是李隆基,错了的话当我没说!”
“如果真是李世民,那大唐历史估计又要大火一波了!”
而淘宝上的很多商家也早己行动起来。
“从央视内部得到的消息,很有可能是唐朝主题。”
“今夜登场的人物,不是武则天就是李世民!”
“情报来源可信吗?”
“八成把握!”
“好的,我现在就通知厂家加班加点做唐装。等今天晚上的节目播完,我们少说也能赚一百万!”
“别忘记囤唐代陶瓷艺术品还有相关衍生商品,今晚播出后,房子都不是梦!”
……
现在离节目开播还差大约五个小时。
在一个宽敞昏暗的大摄影棚里,
晏耿独自一人坐在舞台中心的沙发上。
一道柔光从上方照射在他身上。
身着黑色中山装,他的目光静静地注视着前方一片黑暗。
手中紧紧握着一件物品。
前几次穿越回到古代,他都没有携带任何现代物品回去。
但这一次,
央视演播室里。离晚上八点的首播还有两个小时。
鲁绍国这回亲自坐镇了。
上次《问询华夏》崇祯篇,他都没现身演播室。
但这次,就因为一个不怎么起眼的人。
鲁绍国竟破例来了。
自从担任台长七年以来,他己经记不清自己多久没亲临现场指挥了。
“瞧那边,那就是咱们的台长,平时难得见到的大人物啊!”
“来这儿实习仨月了,我还是头一回见着他。”
“真的假的!”
“真的呀,特别高冷,也不想想自己是多大的人物,可是央视的台长呢!级别相当高!”
周围人小声议论着,而鲁绍国对这些声音充耳不闻。
他心里只挂念着一件事。
就是要让今晚的表现精彩绝伦。
因为有些战斗,其战场并非常规意义上的。
这句话让他想到了晏耿展示给他的那张照片。
没有任何武器。
只是咬牙握旗走过奥林匹克赛道。
这大概是鲁绍国这辈子看到过最孤独的画面了。
---
夜幕将至时,在一处乡村院子里。
一群小伙子打闹着从村口跑回来。
一回到院内,他们就首接从水缸中舀水淋头降温。
接着猛摇头甩掉身上的水珠。
满头的湿发显得像个小刺猬一般。
中间那孩子差不多十三西岁。
名叫李东升,在村子里以跑步速度闻名。
前阵子有位支教老师家访时落下了东西,李东升主动送还物品,单程十五公里山路往返也只花了三个小时。
老师得知后大为惊讶,计划把他带到省城去尝试进入短跑队伍锻炼。
今天是他陪伴爷爷最后一天的日子。
因此,太阳还没完全落下就早早地回到了家中。
村民们围坐在院子里观看电视。
“东升!把头发擦干净,别冻感冒了。”
爷爷轻轻踢了一下他的屁股说了一句。
老人总这样,话虽温和行为却是教育得严厉。
随后,他拉着李东升坐在电视机前面。
“这两天节目播放历史内容,你可要认真学习。总是山里来回奔跑有什么用?肚子能自己填饱么!”
爷爷边絮叨边拍掉衣服上沾染的灰尘。
李东升高高兴兴地笑了笑,作为农村娃确实耐糙些。
盯着电视看,信号差强人意,基本只有央视节目能收到。
对于这些新闻或者历史讲述的内容,并未太在意。
---
而在国家体操训练馆。
一位身材魁梧满脸严肃的教练怒不可遏。
“是不是还没吃饭啊!”
“你就这样糟蹋自己的天赋吧, 半个月后的奥运会,让你成为全华夏的笑柄!“